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健康知识 >> 老年健康

“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”

  • 时间:2020年11月20日
  • 浏览次数:5341

  

  2020年5月,世界卫生组织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,决定将“抗菌药物”名称改为“抗微生物药物”,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。

       

  为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意识和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决定于11月18日-24日组织开展“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活动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”。

  这一活动旨在通过广泛宣传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知识,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耐药危机的认识;牢固树立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观念,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和参与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。

 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?

  抗微生物药是能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(如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某些寄生虫等),从而使其生长、繁殖受阻碍的药物。各类抗微生物药物各司其职,互不干涉。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,真菌感染使用抗真菌药物;艾滋、乙肝、疱疹等病毒感染需要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;寄生虫感染需要选择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。

 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?

  当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,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,从而使感染更难治疗,并使疾病传播、重症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时,就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。

 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常见的误区:


  1.只要感冒发烧就服用抗菌药物

  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,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,而发烧只是一种症状,需经医生诊断、明确病因后再用药,此时滥用抗菌药物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,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。

  2.咳嗽、腹泻就使用抗菌药物

  并非所有的咳嗽都是细菌感染引起,如病毒感染、食物刺激、气候变化、哮喘等。而腹泻也未必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,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,对乳品、鱼、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道反应,此类腹泻没有细菌感染存在。

  3.认为越是新的、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

  抗菌药物无好坏之分,只有适不适合,不同抗菌药物针对不同疾病。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药物的好坏和级别是错误的,不要迷信新药或者高价药。

  4.主动要求医生开药、挂盐水

  有些人一生病就急着上医院要求医生开盐水,其实这都是误区。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液治疗,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抗菌药物为主,病情严重者才考虑静脉给药。

  5.使用抗菌药的种类越多,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

  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。因为不是所有联合用药都能增加疗效,反而可能增加一些不合理用药因素,导致产生不良反应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。

  6.一旦见效就停药

  如果治疗一有效果就停药的话,可能导致病情反复。症状复发再次用药,容易促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。

  “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”我们该怎么做?

  作为医务工作者,在只有需要抗微生物治疗时才能开具抗微生物药,并教育患者如何使用,以及误用的危险,保证手、器械和环境清洁。作为人民群众,首先,不随意购买抗微生物药物,抗微生物药不是万能药,有问题要去找医生就诊;其次,遵医嘱用对的药,按照正确方法用药,不能滥用药物;再次,经常洗手,保持卫生,避免感染;最后,多运动,增强抵抗力。